首页 资讯 正文

红色杨梅长出“白肉”?这里教你处理方法→

体育正文 297 0

红色杨梅长出“白肉”?这里教你处理方法→

红色杨梅长出“白肉”?这里教你处理方法→

“五月杨梅已满林,初疑一颗(yīkē)值千金”,五六月份正是品尝杨梅的好时节,一颗颗紫得发黑的杨梅,酸甜可口(kěkǒu),汁水充沛,很难让人不(bù)爱!

杨梅(yángméi)好看也好吃,但总是会遇到些小问题,比如“掉色”“有小虫子(xiǎochóngzi)”。别担心,我们先来了解下杨梅的营养(yíngyǎng),再看如何清洗杨梅能“驱虫”,做到放心“炫”杨梅。

杨梅是源于我国(wǒguó)的特产水果,也叫圣生梅、树梅、白蒂梅,早在两千年前就(jiù)已有人工栽培杨梅的记载。世界上90%以上的杨梅都产自我国,杨梅喜温暖湿润气候,在我国亚热带地区(dìqū)广泛种植,云南(yúnnán)、广西、贵州、浙江(zhèjiāng)、福建等地均有分布,其中主要在浙江地区,有“世界杨梅看中国,中国杨梅看浙江”的说法。

杨梅(yángméi)(yángméi)鲜果除了可以清洗干净后直接食用之外,还能加工成杨梅酒、杨梅粉、杨梅果汁和杨梅果干(guǒgàn)等产品,味道都不错(bùcuò)。杨梅的营养在水果中也很值得推荐,糖含量低,碳水化合物含量仅为6.7g/100g,还不到苹果的一半。

钾:杨梅的钾含量还算(suàn)中等,为149mg/100g,虽然比不上香蕉,但却比我们常吃的苹果高,约是苹果的1.8倍,很适合(shìhé)需要(xūyào)控血压的人群。

黄酮类化合物(lèihuàhéwù):杨梅中还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。也含有萜类(tiēlèi)化合物,目前在杨梅果实中可(kě)鉴定出35种(zhǒng)萜烯类化合物,占总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的近一半,能为杨梅提供木香、松香、甜香、果香的风味。

维生素C:至于杨梅(yángméi)中的(de)维生素C,《中国食物成分表》中的数据显示,其维生素C含量较低,仅为9mg/100g。不过(bùguò)有文献提到(tídào),有些杨梅的维生素C含量可达到40.95~98.67mg/100g,幼果时期的杨梅维生素C含量最为丰富。

水:杨梅的水分含量(hánliàng)为92%,含量和西瓜差不多。

杨梅不仅颜值高,而且拥有着令人愉悦的酸甜口感,很多人吃上就(jiù)停不下来。要(yào)提醒大家的是,虽然杨梅的热量(rèliàng)不高,只有30千卡/100g,约为苹果的1/2,但也得控制,吃多也会胖人。

根据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中的建议,水果(shuǐguǒ)每天摄入量最好控制(kòngzhì)在200~350g,6颗稍微大点(dàdiǎn)的杨梅可食部大约为100g,如果全天水果都吃杨梅,最多吃20颗就可以。

△可食部约100g杨梅(yángméi)

清洗杨梅的过程中(zhōng),杨梅或多或少会(huì)有掉色的现象,有些人会怀疑杨梅被染色了。

其实(qíshí),杨梅掉色很正常,这是因为杨梅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,属于一种水溶性色素,咱们清洗杨梅的时候,很容易将杨梅弄破,杨梅果肉细胞壁受损后花青素就会流到水里(shuǐlǐ),导致水有了颜色(yánsè)。一般来说,越是成熟(chéngshú)的杨梅,含有的花青素含量就越高,看起来颜色也越深。

花青素具有抗氧化、抗炎、保护视力、预防(yùfáng)癌症以及保护心血管健康(jiànkāng)等作用。大量流行病学实验表明,摄入富含花青素的膳食能够预防多种自由基介导的慢性(mànxìng)疾病或并发症。

你以为吃杨梅是(shì)在吃素,其实很可能是“荤素搭配(dāpèi)”!杨梅的果肉里经常会出现胖乎乎的小虫子,让很多人难以下嘴。

杨梅中的这种小虫子是果蝇的幼虫,可以吃(chī),无毒无害,还可以帮我们补充一丢丢蛋白质。果蝇幼虫体型很小,一般情况下很难被发现,被吃下肚(xiàdù)很正常,雌性果蝇一般体长(tǐzhǎng)2.5mm左右,雄性体长较(jiào)雌性要小,卵大约只有0.5mm。

有(yǒu)的朋友可能(kěnéng)比较担心:这虫子吃进肚子里会不会在体内继续活着到处爬呀?或者在人体寄生?

这点完全不用担心,根本不会!果蝇是一种不耐热(nàirè)的生物,生存的上限温度为35~36℃,高于36℃时间稍长即会死亡,我们人体正常体温都高于36℃;并且咱们(zánmen)的胃里还有(háiyǒu)胃酸(wèisuān)呢,果蝇真的受不了,就算不被热死,也会被胃酸消化掉了。

如果实在(shízài)觉得“恶心”,不想吃到虫子,我们可以用淡盐水浸泡10~20分钟,果蝇幼虫会(huì)自己出来。

如果你实在不想看到活着的果蝇,那可以把(bǎ)杨梅冷藏(lěngcáng)或者冷冻起来(qǐlái)再吃。这是因为,果蝇生存的最适宜温度是25℃,下限温度为8~10℃,低于5℃则处于休克状态(zhuàngtài),12~24小时后便会被冻死,只不过它们再也不能自己出来了(le),都会死在杨梅里,可能会导致你吃的每一颗杨梅里都有更多的蛋白质。

买回来的杨梅,颜色、风味、质地很容易发生变化,这是因为杨梅外皮很容易破损,进而容易变质,再有,杨梅采摘(cǎizhāi)以后呼吸作用仍然(réngrán)很强,代谢旺盛(wàngshèng),营养成分损耗较快。

所以,合理贮藏(zhùcáng)杨梅很重要!低温冷藏保存(bǎocún)能(néng)更好地维持杨梅果肉的品质,建议贮藏温度是0~4℃。这个温度范围内能更好地降低(jiàngdī)杨梅水分、香味和营养成分的流失,也能抑制病原菌的生长,有效防止果实腐烂;还能降低杨梅的呼吸作用。最多能贮藏7天。

所以,买回来的杨梅不要放在室温环境中,可以(kěyǐ)(kěyǐ)直接放入冰箱冷藏。如果担心小虫子因为冷藏会死(sǐ)在杨梅里,那就少买一些,放在室温下尽快吃完。也可以将买来(mǎilái)的杨梅全部先用淡盐水浸泡,逼出小虫子,然后沥干水分后再放入冰箱冷藏!

(来源:科普中国(zhōngguó)、央视新闻客户端)

红色杨梅长出“白肉”?这里教你处理方法→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