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王府井步行街能“席地而坐”,背后有个“扫地僧”

体育正文 37 0

王府井步行街能“席地而坐”,背后有个“扫地僧”

王府井步行街能“席地而坐”,背后有个“扫地僧”

上午10点,王府井大街上的商场陆续敞开大门,开始了一天的营业。街上的游人也逐渐增多。百货大楼前,当游客举着(zhe)手机对着招牌拍照时,周春雨(chūnyǔ)悄悄弯下腰,指尖轻拭地面——“您瞧,经过我们的清扫(qīngsǎo),现在(zài)随便在街上找块地儿,都能达到‘席地而坐’的程度!”

2004年,刚满20岁的周春雨拿起扫帚,在王府井(wángfǔjǐng)步行街(bùxíngjiē)干起了保洁。没想到,这一干就是20多年。

当时(dāngshí)王府井大街的清扫工作,全靠人力“硬扛”。扫地靠扫帚(sàozhǒu)和背斗,一天下来,背斗上的背带能把肩膀(jiānbǎng)磨下一层皮(pí),久而久之便起了茧。清运垃圾全靠人力三轮车,到了夏天,垃圾散发的味道让人直干呕。

“别人逛街看橱窗,我们低头(dītóu)找垃圾。”刚开始拿起扫帚干保洁时,周春雨还有些自卑,“20多岁的大男孩,去(qù)扫地,要是你(nǐ)心里能接受吗?”

一连干了几个月,周春雨逐渐找到了做环卫工的(de)价值。“人家(rénjiā)游客来问路,总会叫(jiào)您一声师傅,有的时候还会听到一句‘您辛苦了’。说明咱们的工作也受人尊重。”

作为首都的窗口,王府井大街的保洁要求(yāoqiú)极高(jígāo)。不只是地面要扫干净(gānjìng),连路边花盆里的碎屑也要清洁干净。周春雨还发现,每到冬天,王府井大街开始售卖糖葫芦(tánghúlú)时,保洁难度就会直线(zhíxiàn)上升。“糖葫芦有核,有的游客一边吃一边吐,我们必须及时清扫干净,特别是吐到路边花盆里的,我们得一点一点拿镊子往出抠。”

20多年,王府井大街持续进行改造升级(shēngjí),新开业的(de)王府中环、王府中心、银泰in88等商场让顾客有了更多选择,新开通的地铁8号线贯通了王府井大街南北(nánběi)。这两年,国内旅游逐渐升温,来王府井逛街的外地(wàidì)游客与日俱增。

2019年12月,王府井步行街首次扩容,步行街范围从金鱼胡同向北(xiàngběi)延伸至灯市西口。可就在北段开业的前10天,周春雨接到了一项紧急任务——要(yào)赶在开街之前,对北段大街进行(jìnxíng)装扮。

“当时(dāngshí)马上要迎来新年,我们要在沿线安装串灯,烘托(hōngtuō)节日氛围。”周春雨说,当时王府井大街北段有大树68棵,小树163棵,要在树上挂上串灯。接到任务后,周春雨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,加班加点,每天都工作到23点以后,手脚冻僵了也(yě)磨出了血泡(xuèpào)。最终,6万多组串灯按时亮(liàng)起,扮靓了王府井的夜景。

2019年国庆节前,王府井大街(wángfǔjǐngdàjiē)撤走了所有的垃圾箱。为此,周春雨带领王府井地区环境卫生(huánjìngwèishēng)管理所重新修订(xiūdìng)步行街工作流程和作业标准,形成了单人网格化(wǎnggéhuà)移动保洁作业模式,每名保洁员都有了固定的保洁区域,让步行街达到可以“席地而坐”的洁净程度。

没有了固定垃圾桶,步行街到底该如何收集垃圾?周春雨(chūnyǔ)自主研发了移动垃圾分类保洁车(chē)。这样,可以移动的保洁车,就“变身”成为移动垃圾箱(lājīxiāng),不仅方便游客扔(rēng)垃圾,垃圾清运也不再需要倒腾垃圾桶,降低了保洁员的工作强度。

“其实,这款保洁(bǎojié)车不仅使用方便,还实现了垃圾分类。”周(zhōu)春雨介绍,车头装大容量其他(qítā)垃圾桶,车尾挂可回收物专用塑料袋。保洁车中部则采用了分层设计,厨余垃圾和有害垃圾被装进了托盘里。车顶还放着一个清(qīng)水桶(shuǐtǒng)和烟蒂投放盒。此外,保洁车还留出了可以放下喷壶、镊子、扁铲等工具的空间。

如今,在移动垃圾分类保洁(bǎojié)车的基础之上,周春雨还研发了“垃圾分类智能保洁车”,外观更加时尚简约。车辆采用了红外线传感器(chuángǎnqì)和(hé)太阳能供电,行人投放垃圾时,可以(kěyǐ)用语音提醒(tíxǐng)行人应将手中的垃圾投入相应的垃圾桶内,桶盖还可以自动开合。这款“垃圾分类智能保洁车”获得实用新型专利证书,成为王府井独特的一道风景。

20年的时间,周春雨从一线保洁员(bǎojiéyuán)晋升成为业务主管(yèwùzhǔguǎn),还先后荣获2016年度“优秀民兵班长”、2021年东城区(dōngchéngqū)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十大“最美环卫人”荣誉称号。

“世界看中国,中国看北京,北京看王府井。”周春雨总把这话(zhèhuà)挂在嘴边。在他眼里,这条享誉中外的(de)金街不只是商业地标,更是首都(shǒudū)递向世界的“文明名片”。“游客(yóukè)从五湖四海来,只要觉得‘这街真干净’,咱的心里就踏实了!”

来源(láiyuán):北京日报客户端

王府井步行街能“席地而坐”,背后有个“扫地僧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